关于细节
最近的生活中“细节”这个词出现了很多次。我们从小就被大人们叮嘱要“注意细节”,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词很少再被人提起。这两天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让我回过头来重新关注这个词。
近期让我重新注意到这个词的时候是在发给合伙人中秋茶话会的问卷时,标题后面“【复制】”两个字没有删掉,凤民学姐一句“要细心呐”让我突然楞了一下。上次听到这种提醒应该是在小学了。那个时候做错了自己本应该做对的题,会收到老师这样的提醒。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在浮躁地做很多事情,这种做事的状态应该调整过来。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但是行动力没有预期的那么高,所以很多事情都没有做到百分百的完美。对于一个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来说,产生新鲜的想法是一件最廉价的事情,真正重要的是做事的行动力。现在的自己应该是有“做减法”的需求,一些事情要么就不做,要么就做到自己的百分之百。尤其是无法逃避的课程作业和课程设计,这些事情理应做到自己的最完美。
在和李京老师的面谈中也提到了关于细节的一些问题。李京老师讲到的关于面试比赛的策划,项目组给出了106页的策划书——不管策划到底怎样,仅仅从策划书的量来看,就知道做这件事的人已经做到尽善尽美了。当我们在职场中或者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一上来就拥有很优越的机会,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出惊为天人的事情。那么我们的能力和出众点就体现在细节上,在细节上做到无可挑剔同样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做好细节”能够让我们“被人注意到”。
认真雕刻细节能够让我们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今天欧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提到免试研究生的复试,单单从一个学生的简历就能发现很多事情——那些认认真真琢磨简历的人至少说明他们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这说明他们愿意把之后的时间投入到实验室,愿意和身边的同学交流等等。一份认真的简历能够表达很多东西。老师提醒我们,一定要注意细节,特别是在第一印象中的细节十分重要。
今天在线上和一位快手的学长交流,他着重强调了“亮点”这个词,它可以是学历、专业、论文或者实践等等,重要的是我们要留意开始打造“个人品牌”。
大厂不缺好学校的学生,比如快手一度清北比例高达40%,组里一半以上的清北中科院,但是永远缺乏岗位极度匹配的人。原因并非是大学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不对口,也并非是高校的教育和职场脱节,而是我们一直是从大学的培养方案出发,去适应不同公司的需求;而非从岗位需求出发,面向岗位技能在大学中学习。这种培养方法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保证了对岗位的高度适应,但是也削弱了人的全面的能力,在社会飞速发展中,可能会随着职业的没落,这种培训方式的偏颇也就显现出来。
我们也应该去尝试构建一种结果导向的培养方案,按照未来的需求在大学阶段集成能力,尤其是在大学专业划分模糊且行业发展迅速的时代。
今天:肝数据科学导论作业到3点,玩手机到4点。九点二十起床,马马虎虎听了课 (大数据技术基础),中午完了一会游戏,美美地吃了一顿,宿舍睡了一会儿,就去上课,没怎么认真听(数据科学导论)在研究博客地SEO。晚上看了好久的乐队的夏天。然后忙于各种琐事,一边学习一边聊天。
效率好低啊,明天还要写作业呢。